信号滤波器
时间: 2025-03-01 11:45:22 | 作者: 信号滤波器
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电感器是电子线路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础元器件之一,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点,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以及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效用。
电感器有很多种。按照功能分,电感器可分为射频电感和功率电感;按材料分,可分为磁性电感以及非磁性电感;按工艺分,可分为插装电感和片式电感。
近年来着电子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我国电感器行业正在不断壮大和创新。尤其是2020年我国电感器件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同比暴增103.99%。2022年我国电感器市场规模约达到388.2亿元,同比2021年上涨9%左右,增速放缓。预计2023年我国电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23.5亿元。
其中片式电感器是目前最主流的产品形式,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预计随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和封装技术的创新,片式电感器与集成电路的深层次地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高频电感器也是电感器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使用在于5G、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对电感器的性能、稳定性、一致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看,目前电感器行业正向微型化、片式化、高频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电感器产业大多分布在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形成明显的区域集群效应。一是因为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为电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二是因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较为完善,从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制造到产品营销售卖等所有的环节均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目前由于大部份中国电感器生产商的产能有限,尚不能够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需依赖进口来弥补供需缺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电感器进口量为1520.2亿个,出口量为896.48亿个;截止到2023年1-4月我国电感器进口量为373.37亿个,出口量为213.91亿个。显而易见,我国电感器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但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中国电感器进出口差距逐渐减小,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电感器生产商正逐渐扩大产能,且电感器行业处于产品国产化转型阶段。
目前电感器行业的需求大多数来源于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是电感器的最大需求市场,最重要的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随着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功能增强,对电感器的数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电子是电感器的另一个重要需求市场,最重要的包含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安全系统等。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对电感器的质量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通信是电感器的新兴需求市场,最重要的包含5G基站、数据中心、光通信等。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对电感器的频率和容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升级,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呈稳中上涨的趋势,出货量一直增长,到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第一大规模智能手机市场。但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行业表现不景气,出货量逐渐跌落。2023年虽然手机市场仍不温不火,但相比去年同期创下十年来最大降幅,2023年中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回暖态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76亿部,同比增长4.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5.6%。
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是指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中,具备感知、计算、反馈、控制、执行、通信、应用等功能,实现信息感知、高速计算、状态监测、行为决策和整车控制的基础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始至终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受到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影响,汽车电子化程度持续提升,我国汽车电子将迎来长景气周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9783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11585亿元。
数据中心是用于在网络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和存储数据信息的物理场所,主要使用在于对数据计算和储存有较大需求的组织。自2022年开年以来,随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企业积极对接和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一个个数据中心项目加快从图纸变为现实。“东数西算”将带动数据中心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产业投资,随着“东数西算”的持续推进,数据中心成为资本眼里的热门新赛道。
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远大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驱动,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地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1293.5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439.3亿元。
近年来得益于市场发展向好,相关资本不断布局该市场,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感器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10317家。2023年1-6月我国电感器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5687家。
目前我国电感器件行业相关企业众多,市场竞争者最重要的包含日本电感器件品牌、本土大型被动元件企业、及各家中小型电感器件生产企业三大类,其中日本电感器件品牌一直以来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从市场竞争来看,我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TDK、村田为代表的日本电感器件行业领先企业和奇力新、顺络电子等著名中国品牌电感器件为主;第二梯队是以麦捷科技、风华高科、振华富等国内上市的电感器件企业为主;第三梯队是从事电感器件制造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但也布局多种电感器件产品以顺应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合泰盟方、铂科新材、高科每芯等。
另外尽管中国电感器生产商数量众多,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全球电感市场中,诸如村田、太阳诱电、TDK等日本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共同持有市场占有率的较大比例,约占据全球电感市场40-50%的份额。在此背景下,以麦捷科技为主的电感器生产商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行业向高价值领域发展,提高中国电感器产品在高端领域中的竞争力。例如2020-2022年麦捷科技的研发投入从0.9元增长到了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并于2022年成功研制出0610超薄型一体电感,并进行小规模试验。该类型电感器产品由于技术难度高,目前仅有少数电感器企业研发和生产。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感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公司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方面了解行业及对本行业来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商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